电影市场要让好作品和好观众双向奔赴,电影的市场化
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近550亿元,11部票房破10亿元的影片全部为国产片,题材各异。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,2023年多个档期满意度得分创历史新高,元旦档得分为83.0分。这表明尊重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是关键。
自2003年电影市场产业化改革以来,中国电影经历了快速增长,但也面临过增长放缓的挑战。尽管票房数据亮眼,但质量和口碑有时并不匹配。真正重要的是提升电影品质,尊重和满足观众需求,巩固国产电影市场份额。
2022年春节档票房虽然位列第二,但同比下滑23%,观影人次也下降。这提示票房指标和超越北美市场不是主要目标,提升电影品质才是关键。
2023年暑期档,高品质国产影片如《消失的她》《八角笼中》等满足了观众需求,实现了“双向奔赴”。引进片如《奥本海默》《芭比》等丰富了观众选择。
观众选择影院观影的主要原因是社交需求,其次是情侣约会和家庭活动。优质影片能吸引观众,尤其是低频观众。春节档后,观影低频观众从26%上升至33%,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。
为确保全年电影市场的平衡发展,中国电影需开发更多有号召力的档期,确保影片提质增效,吸引更多观众。
电影创作应多样化、精品化和个性化,以满足观众需求。同时,电影美学的核心是处理好电影与观众的关系,这有助于市场良性发展。
电影不仅有经济价值,还有认识、思想、审美、情感等综合性价值。不应仅以票房衡量电影及其行业价值,应深入研究电影的社会意义和价值。
网站声明:本文“电影市场要让好作品和好观众双向奔赴,电影的市场化”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,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整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并提交问题、链接及权属信息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阅读
-
招工难用工荒背后:年轻人嫌弃制造业偏爱服务业详细阅读
近期,多地出现“招工难”“用工荒”现象。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走访北京、山东、广东、浙江等地了解到,随着疫情好转,复工复产加速推进,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,制造业......
-
中国疾控专家呼吁大力提高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 尽快实现应接尽接,中国疾控首席专家换了详细阅读
昨日,北京市第25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,11月4日14时至11月5日15时,本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和......
-
多地探索妈妈岗减轻生育负担 专家:可改为亲子岗,多地探索按套内面积计房价详细阅读
3年前,李芳通过“妈妈岗”招聘重返职场。这份工作让她可以灵活安排时间,周末陪孩子,平时请假也方便。这一模式在全国多地推广,包括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和广东省。今年4......
-
花几千元就能拿证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乱象调查,花几千元就能赚到钱详细阅读
全国各地陆续发布高考成绩,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“头等大事”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志愿填报服务,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88.1%的高考生愿意选择志愿填报服......
-
北大经院两会笔谈|张辉:贯彻新发展理念,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详细阅读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,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,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......